但由于缺乏对这方面知识的了解,面对门诊越来越多的年轻高血压病人,我们还是老方法、老策略,所以治疗效果差!
其实这个情况,并不全是咱们医生的错。既往学界总是关注老年人群高血压及心血管健康风险的管理,对中青年高血压的管理缺乏关注和统一认识,导致临床中缺乏实际策略。

从今天开始,我们就专门用三期节目来做一个中青年高血压的专题,从临床特征、确诊、降压目标到治疗和随访建议,仔细来说一说!
我们云鹊医平台高血压版块下,也有这样的一节专题课程,欢迎大家同步学习,通过这几节小课程,把中青年高血压彻底拿下!

1.中青年高血压的特殊点
(1)这类高血压多呈“隐匿性”,早期常无明显症状,大都在体检或者偶然测量时发现。
(2)这个年龄段的患者忙于工作,疏于健康管理,对危害认识不足,认为无症状就不治疗。
(3)因工作繁忙,忘记服药,或过渡担心药物的不良反应,自行减药、停药。
上述三个特殊点,造成了中青年人群中高血压知晓率、治疗率、控制率低下!
2.牢记中青年高血压的5大临床特征!
(1)症状不明显,无明显不适感
(2)轻度高血压多,即处于1级高血压水平
(3)以舒张压升高为主,收缩压升高不显著或正常
这里面的机制可能在于中青年人群的动脉弹性尚好,舒张期动脉弹性储器作用相对正常,但整体因为外周阻力增加,造成舒张压升高。
(4)合并超重/肥胖及代谢异常比例高
中青年人由于工作原因,常在外就餐,运动也少。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导致超重/肥胖、血脂异常、糖代谢紊乱、高尿酸血症等发生率高,使得心血管风险增加。
(5)工作繁忙、精神压力大
这也是中青年人不可忽略的临床特点,压力大导致交感神经系统激活,心率增快,患者常常在工作繁忙的时间血压升的很高。
3.如何给患者确诊?
基于国内经济水平和家庭血压测量设备的不足,诊室血压依然是确诊中青年高血压的“金标准”。但由于这类高血压的隐匿性,对于初诊患者,如果诊室血压升高,建议有条件的患者进行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,或至少应该进行家庭血压监测,通过了解血压的动态变化,有助于医生确诊和调整治疗方案和药物强度,更能帮助说服患者消除惰性,重视疾病!
4.降压目标咋确定?
最佳的血压目标水平尚有争议,我们基层医生依据《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》,对于无合并症的一般中青年高血压患者,将血压降至140/90mmHg以下;有合并症的中青年高血压(如糖尿病等),应参考相应的疾病指南个体化制定降压目标水平。
不同于老年人群,中青年高血压患者通常病程不长、肝肾功能相对正常、药物足剂量治疗耐受性好,可相对较快实现血压达标,可在数周内将血压降至目标水平。

重点回顾
1. 中青年高血压知晓率、治疗率、控制率“三低”
2. 以舒张压升高为主,收缩压升高不显著或正常
3. 合并超重/肥胖及代谢异常比例高
4. 诊室血压确诊是金标准,建议配合动态血压及家庭血压
5. 无合并症患者的降压目标:140/90